从 “接受” 到 “接纳”:在婚姻中,放下改变对方的执念
接纳而非接受
在初级班时,我曾讲过一个故事,改变他人是世上最难之事,没人能真正改变另一个人。你需要练习的是接纳,而非仅仅是接受,这需要进一步升华。
接受,是在学习理论后,头脑层面认为自己应该为关系负责,从而主动调整自身,这只是理性上的认同。而接纳,不止是头脑认同,身体也要认同。
当对方的反应模式、生命状态与我们的标准不符时,要让自己的观点松动,别太执着。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命轨迹和行为模式,我们不应强求他人符合自己的标准。

婚姻痛苦的根源与解决之道
在初级班,我们探讨过为何夫妻、亲密关系常处理不好。这往往是因为我们执着于自身观点,还搞错了婚姻的基本原则。男人和女人本就存在差异,思维模式也各不相同。当你理解并认同这一点,领悟生命之道后,就不会再试图改变对方。很多时候,我们的痛苦源于想要改变对方却无能为力。我们总想改变对方,是期望对方与自己一致,但这根本不现实,天地万物皆有差异,哪怕是同一株花、双胞胎也各不相同。
所以,不要试图改变对方,试着开放自己的观点、身体和情感。在与对方互动时,无论产生的感受是舒适还是不适,都要敞开身体,让能量自然流动,把自己的身心当作容器,坦然接纳一切。接纳是如实去体验当下的感受,它只与自己有关。当你做到这一点,你的思想、头脑、身体和情感都会处于开放状态,让情感自然流动,主动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。这时,你会发现自己进入了爱的状态,能够自爱。无论对方如何对待你,都能让自己内心舒适,这才是关键。

图注:放下改变对方的执念,内心从纠结走向释然
改变互动模式,收获家庭变化
当你将在完形学到的新模式运用到与爱人的互动中,对方会有所感知。你的改变为对方带来新体验,对方也会慢慢发生变化。记住,“你不是认识了一个人,你是创造了一个人”,有效的互动模式能让对方感受到爱与接纳,内心得到满足。外在是内在的显化,对方外在的反应模式也会随之改变,不过这需要时间。
你目前做得已经不错了,只是还需要时间沉淀。家是一个系统,当我们做出改变,家人也会跟着改变。要是家人没有变化,可能是我们改变得还不够,或者改变的方向不对。比如,若只是在 “术” 的层面,即知识和方法上有所改变,心性的圆融、人格的重塑还需要更多时间。所以,给自己一些时间去践行,新的互动模式会逐渐建立起来,届时家中每个人都会有所改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