掌握这招「无痛沟通法」,连怼人都像在夸人,一种让人舒服死的沟通技巧

🤔 沟通能力差的真相

很多小伙伴觉得自己沟通能力差,是因为内向、社恐,平常也不怎么说话。事实上,说的多跟会说话是两码事。有人可能会问,为什么我话这么少,却依然觉得自己沟通能力不行?其实关键不在于你说了多少话,而在于你说的内容是否有价值,是否能够打动人心。​

比如说,一个人满嘴跑火车,你不仅不想听,甚至还会反感;但如果一个人三五句话就能让你听进去、听得懂并且认同,那他一定是个沟通高手。所以,不是因为咱们嘴笨话少,而是因为我们没找到正确的技巧。欢迎来到小豆芽的频道,今天咱们就聊聊如何不锻炼口才、不扩充词汇,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沟通能力。相信我,坚持看到最后,再老实的人也能轻松拿捏各种社交场合!​

🎯 沟通的核心目的

咱们沟通的目的是什么?无非就是两个:一是让对方认同我们的观点,二是让对方按照我们说的去做。要达到这两个目的,关键不在于你说了什么,而在于你怎么说、为什么这么说。因为大多数人的立场和行为,并不是由道理决定的,而是由情绪决定的。对方不喜欢你,你再怎么努力也很难说服他;只有当他认可你这个人,你的话他才会愿意听进去。因此,动之以理之前,先要晓之以情。你把对方的情绪搞定了,沟通就已经成功了一半!​

🌟 第一步:充分表达尊重

你可能会想,怎么聊天之前还得先给人磕一个?其实一点都不复杂!给大家分享三个超实用的小技巧👇:​

  • 技巧一:毫不吝啬地给出赞美 🎉​

咱们国人大多性格内敛含蓄,不像外国朋友那样随时把 “good job” 挂在嘴边。但不得不说,谁听到夸奖的话会不心花怒放呢?问题是,生活中我们很少去赞美别人,而正因为赞美稀罕才更显珍贵,这恰恰为我们创造了好机会!别人都不夸,你去夸,这不就显得你特别会聊天吗?​

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是相互的,你让对方心情愉悦,对方自然也会让你舒坦,这时候你再提要求不就水到渠成了吗?​

可能你会发愁,我嘴笨,就会说 “牛逼牛逼”。其实夸人根本不需要什么华丽的辞藻,记住两个关键点就行:细节和对比。夸人别太笼统,比如 “你穿的真好看”,就远不如 “今天这件上衣衬得你皮肤好白,太美了” 来得真诚又动听。要是实在找不出细节,那就用对比,像 “你今天穿的真好看,一般人可穿不出这气质”,前半句虽然普通,但加上 “一般人” 做对比,立马就显得真诚许多。要是对比也用不好,那就直接夸,毕竟别人都不夸你开口了,不管夸的咋样,都比旁人强!​

所以沟通的时候,你就多赞美对方的观点,即便对方说的话你不是完全同意,也不要着急否定,可以先局部肯定再否定。不然对方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,你来一句 “我不同意”,人家肯定不开心。你可以说 “你非常认同这几点,然后那几点你觉得可以怎么调整”,这种沟通氛围就友好很多,对方也更愿意接受你的观点。​

  • 技巧二:巧用肢体语言 🤝​

以往别人找我交流事情,我总是直接说 “行,说吧”,这么做倒也没什么大问题。不过之前公司有位领导特别擅长处理人际沟通,在和别人交流前,他总会礼貌地说一句 “稍等下,我把手机静音”。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,却巧妙地传达出一个重要信息:此刻其他事情都不重要,我只专注于和你交流。这样一来,对方会切实感受到被尊重,自然也会以尊重回应。​

咱们还能举一反三,要是在聊天时突然来了电话,别直接挂断,而是接起电话,告诉对方 “晚点给你回过去,这会儿有重要事”。其实这句话主要是说给正在和你聊天的人听的,让他心里踏实,听到这话,对方肯定会倍感舒心。​

聊天过程中,留意肢体语言同步也很关键。在交流时,双方往往会下意识地观察彼此,如果你的肢体动作能和对方相呼应,对方会有一种被理解、被共情的感觉。例如对方聊得投入,身体不自觉向前倾,这时你也稍稍凑近一点,对方就会觉得你在用心倾听;可千万别在对方前倾时,你却往后仰,那场面多少会有些尴尬。​

最后,当对方讲完一段话,别急着马上回应,可以停顿 1 – 2 秒再反馈。这短暂的停顿,一方面能让你有时间整理思路和组织语言,另一方面也能让对方觉得你在认真思考他说的内容,这样一来,你接下来要说的话,对方也会更重视。​

  • 技巧三:理解对方情绪 😟→😊​

当沟通氛围变得紧张,比如对方表情开始失控,说话音调不断提高时,千万别冲动行事或与之争吵!此时我们要做的是先接纳对方的负面情绪,让双方的情绪回到安全平和的状态,再进行正向引导。​

举个生活中的例子,你因为频繁加班回家时间越来越晚,妻子为此不开心,并和你吵起来,质问你 “天天不回家,这日子还过不过了”。在这种情况下,有两条红线千万不能碰:其一,别试图让她立刻理解你,她正在气头上,你还提要求,这无疑是火上浇油;其二,绝不能翻旧账,想说 “你不也经常回来晚” 这类话只会让矛盾进一步激化,后果可能不堪设想。​

不管你打算怎么解释,都可以先真诚地说一句 “我能理解你,要是我处在你的位置,我也会生气”。就这简单的一句话,往往能起到很大的作用。很多时候矛盾的产生,正是因为双方都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,所以想要消除矛盾,无论内心是否真的理解,都要表现出理解的态度。这样一来,对方会觉得自己的坏情绪被你接纳了,你们不再是对立的关系,情绪自然也会缓和下来。之后你再耐心地解释原因,稍微哄一哄,基本就能化解这场风波。​

📌 第二步:回归现实,保持客观和开放

等对方情绪稳定后,我们就可以来探讨情绪背后的事实了。其实沟通包含三个要素,他们就像洋葱一样层层嵌套:最外层是情绪,中间层是事实,至于最里层的要素,先给大家留个悬念。很多沟通往往只停留在情绪层面,因为这一层的火药味太浓,很难深入下去,但实际上情绪背后必定隐藏着某些事实,而这些事实正是影响情绪的关键因素。所以当我们成功安抚好对方的情绪后,就要开始就事论事了!​

在沟通中,其实有两个实用技巧能让交流更加顺畅有效👇:​

  • 技巧一:只陈述事实,避免主观评论 📋​

在沟通时,我们要客观地观察并陈述事实,做到有一说一,不夸大,不贬低。比如孩子考试没及格,家长指出 “没考好”,这是在陈述事实;如果说 “笨死了”,则属于主观评论。再比如员工这周上班迟到两次,老板提及 “迟到两次” 是陈述事实,说 “经常迟到” 就成了评论。​

事实往往不会引发争议,可评论就不同了,因为每个人评判标准各异,而且很多评论并非客观公正,给人的感觉不是在好好聊事情,而是在故意找茬。所以我们在沟通时,要尽量避免使用像 “笨”“懒”“坏” 这类负面形容词,以及 “总是”“永远”“每次” 等表意模糊的频率副词。此外,即便陈述的是事实,也别翻旧账,一旦翻旧账就容易引发争吵。要是对方总提过去的事,我们可以把话题引到未来,例如对方抱怨 “上次项目失败是你的问题”,你可以回应 “翻旧账对拿到新项目没有帮助”,这样能有效终止不愉快的话题。​

  • 技巧二:保持开放性沟通 🌐​

沟通的难点在于,我们和对方所掌握的事实存在差异。这就好比两个相交的圆圈,重叠部分是双方的共识,不重叠部分则是彼此的信息盲区,盲区越大,沟通难度也就越高。保持开放性沟通,就是要让对方把我们不知道的事实说出来,从而发现并消除盲区。​

举个例子,孩子考试没及格,老板说 “下次必须及格”,员工上班迟到,老板说 “再迟到扣薪水” 这类表述,对方只能简单回应 “好” 或 “不好”,沟通也就容易结束。但如果采用开放式沟通,比如家长说 “咱们聊聊哪些题没弄明白”,老板问 “生活上是不是遇到什么问题,我或许能帮你”,这样对方不仅听起来舒服,还会反馈更多事实,方便进一步探讨解决办法。​

具体如何做到开放性沟通呢?记住两个关键词:​

  • 问题:开放提问时,不要让对方只能用 “是” 或 “否” 回答,要引导对方提供更多信息。像 “愿闻其详”“展开说说”“欢迎补充” 这类表达就很不错。要是不想让对方说的太多,也可以给出几个选项,比如约女朋友看电影,你想看科幻片,直接问 “看吗”,对方说 “不看” 就有些难办了,你可以提供另外两个她可能更不想选的选项,问 “看科幻片、恐怖片还是战争片”,这样她可能就会觉得还是科幻片好,如你所愿。​
  • 避免自嗨:真正擅长沟通的人,不会在交流中只顾展现自己,而是让对方有被重视的感觉。比如和别人聊电影,对方问你喜不喜欢某个角色,你自顾自说了半小时,却没给对方表达的机会。既然对方提出问题,肯定有自己的看法,你独占话语权,会让对方有些无语,要是你们观点相悖就更尴尬了。你可以先简单给出模糊评价,再把问题抛回给对方,顺着对方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,这样对方会觉得你很懂她,不仅聊得开心,关系也会更融洽,这其实是高情商的体现。​

🎯 第三步:达成目的,共建解决方案

当双方都把事实摆出来后,彼此的信息盲区会越来越小,这时就涉及到沟通三要素的最后一个要素 —— 目的。所有沟通都是有目的的,达成目的才算完成沟通。目的就像洋葱的心包裹在情绪和事实之中,到了这一步,你会发现它不仅没有洋葱那股冲劲,反而带着一丝甜。​

在提出要求时,人们通常会犯两个常见错误:其一,习惯采用通知甚至命令的口吻,直接表明 “我要什么结果,你得怎么做”,这种表达方式容易让人产生 “你在对我指手画脚” 的感觉,毕竟没人愿意被他人强行改变,一旦听从了对方的话,就好像意味着自己被对方打败,自然会心生抵触;其二,只明确了目标,却缺乏具体方案,前期沟通模糊不清,后期就容易引发争执,一方坚称已经通知到位,另一方则觉得要求没讲明白。​

针对上述两个问题,有两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👇:​

  • 方法一:统一立场 🤝🤝​

在沟通目标时,把表述中的 “你” 换成 “我们”,这样能从根本上改变目的的性质,原本像是单方面施加的要求,就会转变为双方站在同一战线,共同努力实现的目标。例如领导若将 “明早开会不能迟到” 改为 “明早开会,咱们都提前到”;妻子把 “你天天能不能回家早点” 换成 “我们连一起吃晚饭的机会都没有了”;父亲将 “下次考试你必须及格” 改成 “我们一起加油”。很明显,后面的表述听起来更让人舒服,对方也更乐意接受。​

  • 方法二:明确方案 📄​

在阐述沟通目标的同时,附上具体的执行方案。将前面提到的三句话进一步拓展:“明早开会,咱们都提前到,考虑到高峰期堵车,大家把闹钟调早半个小时”;“我们连一起吃晚饭的机会都没有了,不必要的应酬少去一些吧,如果临时加班,至少也给我发个短信可以吗”;“我们一起加油,我看你物理的力学部分不太好,不如先从这儿开始练习半个月,咱们看看效果如何”。如此一来,你期望的结果、对方需要采取的行动以及时间要求都清晰明了。更重要的是,对方不会觉得是在你的要求下被迫改变,而是认为你们在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,因此会更愿意配合。​

卡耐基曾说:“你要说服别人同意你的观点,你就要让他觉得这是他自己的观点。” 实际上,没有人会真正被他人说服,听从与否都是个人的主动选择。上述方法并不要求我们多么能言善辩,关键在于通过表达尊重、保持客观和开放的态度、共同构建解决方案,先赢得与我们沟通之人的认可,在此基础上再处理其他问题也就容易多了!

【折迭思想馆】一个有思想的心理内容分享平台。《爱与幸福》 从今天起,做自己的光——不完美,但足够明亮。
折迭思想馆 » 掌握这招「无痛沟通法」,连怼人都像在夸人,一种让人舒服死的沟通技巧

发表回复

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

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